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关注 >  >> 正文
【环球播资讯】赚翻了!比亚迪Q3净利暴涨3倍,宁德时代笑了:我多挣30亿
来源: 时代财经      时间:2022-10-18 21:50:38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造富神话”正持续上演。

10月17日晚间,比亚迪(002594)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预计在91亿元-95亿元之间。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5.05亿元-59.05亿元,同比增长超300%。

此前,宁德时代(300750)也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其归母净利润为165亿元-18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数据(159.3亿元);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在88亿元-98亿元之间,超过今年前两个季度的总和(81.68亿元)。


【资料图】

图片来源:比亚迪

换言之,若以净利润维度来看,比亚迪在今年第三季度盈利增幅明显优于宁德时代,但后者盈利数额接近前者两倍。同时,以Q3来看,宁德时代已接近“日赚1亿元”的盈利水平。

比亚迪单季盈利超去年全年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背后,头部新能源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的业绩表现也在走强。

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预计达到55.05亿元-59.05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增333.6%-365.11%,实现超三倍的利润增长。

时代财经梳理获悉,去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仅有12.7亿元;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净利为35.95亿元。

换言之,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已超过上半年,同时也超过了2021年30.45亿元的全年利润。

对于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的大幅提升,比亚迪方面表示,2022 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行业继续加速上行,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推动盈利大幅改善,有效缓解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同时,尽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等消费电子类需求依旧疲弱,但得益于成本控制能力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该类盈利能力也有所改善。

同样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超过前两季度之和的还有宁德时代。

作为全球装机量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在88亿元到98亿元之间,同比增速达到169.33%-199.94%。尽管增速低于比亚迪,但盈利几乎达到比亚迪同期2倍。

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过2021年全年。受此影响,宁德时代股价在发布业绩预告后上涨约4%,当前市值重新站到万亿元上方。

宁德时代将此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增长归结于国内外动力电池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以及公司产品方案、市场开拓、产能释放等因素。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宁王”压力初显?

两家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反映在市场上则是新能源汽车产品、动力电池产品等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

目前,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稳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今年9月,宁德时代以47.80%的占比持续领跑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国内装机量约为15.12 GWh,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002074)、LG新能源分别以22.44%、6.16%、4.33%、2.96%的占比位居第2-5名。

在全球市场上,据SNE Research数据,在2022年1月-8月,宁德时代累计装机量高达102.2 GWh,占比35.5%,较2021年29.6%有所提升。对比装机量位居第二、第三的LG新能源和比亚迪,宁德时代仍有巨大优势。后两者同期装机量为39.4 GWh、36.5 GWh。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快速成长,宁德时代多月来在国内市场份额跌破50%。同时,在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方面,宁德时代7月曾被比亚迪赶超,8月重回榜首。

但整体而言,宁德时代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仍有明显优势。国金证券(600109)预测,今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动力与储能出货量将达到72 GWh,保守计算全年有望达到动力220 GWh,储能50 GWh。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步入旺季,宁德时代后续市场表现可期。不过,宁德时代也面临碳酸锂等原材料涨价、竞争加剧等挑战。

至于比亚迪,连月来,其销量持续突破纪录,并力压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车企。比亚迪产销快报显示,今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20万辆,达到201259辆,同比激增183%,环比增长15%。

对于比亚迪的净利暴涨,安信证券将其原因归结于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加、高附加值车型占比提升、第一季度车辆订价提高以及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下降等因素。同时其认为,比亚迪第四季度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并再次超过预期。

今年9月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透露比亚迪在手订单70万辆,新车下单交付周期达4-5个月。多家机构预测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有望持续提升,今年全年汽车销量或将突破180万辆。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