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 正文
每日视讯:集聚新智慧、提出新路径、传递新情谊,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来源: 常州日报      时间:2023-06-21 10:00:18

□姜小莉 摄影 朱臻


【资料图】

6月的常州蓬荜生辉。19日下午,15位院士、专家齐聚常州,就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精彩分享。他们严谨的治学精神、深邃的学术思维、专业的创新视角,不仅为常州带来了一场科技盛宴,更为常州新能源之都的建设发展打开了更宽的视野、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干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随着产业升级,新能源市场需求的巨大牵引促进了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稀土永磁等材料的发展进步和未来布局。材料应用的“爆发式增长期”正在到来,常州应抓紧布局、乘胜追击、持续发力。建议常州重视智能数字化技术和半导体技术发展,抢占功率半导体产业发展窗口期,加大头部企业引育力度,提升科创平台支撑强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开拓更多新能源应用场景,包括智能车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电控、电桥、电容、电抗、电源、储能、分布式的用能等等,为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陈立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常州在新能源领域已初步构建了“发储送用研”全链条产业闭环。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除了发展电动汽车、电动船舶,还应该注重低空经济示范区的发展。目前,常州正在新能源领域布局创新体系,包括建设中科院物理所长三角研究中心、光伏科技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天目湖储能技术研究院等。未来,要持续推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加快打造“原始创新、技术培育、工程放大、产业孵化”全链条的高端科研机构,争取更多新材料新技术突破应用,构建能源互联网,保障能源安全。

谭建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能源革命依靠新一代能源装备,常州要打造新能源之都,关键是有没有研发出新的新能源转换装备。为此,我们要通过创新设计驱动,掌握行业的核心技术和价值,塑造自主品牌,拓展新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创新设计转型主要包括三部分,材料、工艺和设计。常州要提高站位,瞄准国际技术的前沿,解决从0到1的问题,要充分考虑产品的需求、功能、结构、物理、工艺等创新设计,解决创新设计思维与设计智能的认知机理、创新设计概念的表达与正向传递规律、产品结构轻量化设计与拓扑优化技术等多个关键技术。此外,常州要进一步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并结合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AR技术等有机融合,促进新能源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

丁文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参观考察了常州部分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后,我的体会很深。建设新能源之都,常州这个定位十分准确,不仅吸引了一批科学家来常州创新创业,也形成了一批创新的成果,说明这个城市具有包容宽广的胸怀。我的研究领域在轻量化、镁储氢这两个方面,与能源产业有一定关系。未来,希望能与常州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合作,在汽车零部件和氢能应用等方面进行联合研发,为常州的新能源之都建设贡献才智。

汪卫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常州能够成为新能源之都,在新能源发展历程中抢占先机,得益于常州的天时、地利、人才优势。我有两点建议:第一是要避免同质化。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时,在新能源材料发展非常热的时候我们反而需要冷静。目前,全国做新能源材料的城市和企业有很多,常州要有超前的意识,不能只满足于目前的产业发展、只满足于作为中国的新能源之都,此时更应该重视部署一些十年二十年以后的新能源材料,以及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形成更大优势。第二是利用常州现在新能源发展的大好形势和财力,大力发展高水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未来,新能源之都一定是世界顶尖人才汇聚的地方,真正的人才不仅看重好的食物、好的风景,更看重好的平台、好的学术科学氛围。周围有一批优秀的同行和专家,有一流的大学、一流的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将来引领世界的新能源之都。

吴锋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新能源是全球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常州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常州一直以来都在积极探索新能源的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更加可持续的未来。众所周知,为加快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压舱石”,在常州已取得重要的发展。这里除了拥有江苏时代、蜂巢能源、中创新航、当升科技等一批锂电池和电池材料企业,还有理想汽车、比亚迪、天合光能、星星充电等一大批相关企业,支撑了常州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锂电池产业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避免一哄而上和一哄而散。常州应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构筑高水平的核心创新平台,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实现产业、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

江风益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教授、南昌实验室主任

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拥有自己的优势。从产业看,这里的制造产业链相当完整,按大类划分,41个大类有37个大类,占到了90%。按小类划分,666个小类有600个小类,也占到了90%。这两个90%的优势,对研发、生产,节省交流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有很大帮助。常州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要靠三电,即:电机、电池和电控,其中,电控的发展趋势是靠新型半导体材料。目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镓等在电动汽车的应用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常州相关企业和机构应予以高度关注、适度投入研发。只有在“三电”方面齐心发力,产业配套才更完整,才更有集成优势。希望常州抓住机遇,做出特色、做出优势,在这三方面开个好头、带个好头,为新能源汽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榜样。

唐洪武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

建设新能源之都具有长远战略意义,也高度契合常州的城市定位。目前,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已具备了坚实的基础,集聚了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有着领跑赛道的先发优势。下一步,还需要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中以常州创新园、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常州科教城的特色优势,深化名城、名校融合互促,高起点、大手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建议强化科研平台统筹建设和共享开放,集中力量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新能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同打造合作共赢新生态和新模式;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科教融合对人才的集聚作用,建设新能源领域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杨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离不开新能源材料,新能源材料中有很多是化工材料。我建议常州发挥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制造技术上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氢能是非常重要的二次能源,有多种储存、运输和应用场景,可以作为碳纤维应用领域新的增长点。在氢燃料电池研发方面,建议在碳纸上寻求突破,为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提供重要的保障。此外,常州的化工企业具有研发生产的优势,可以考虑推进有机液体储氢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关于锂电池,常州有产业实力也有技术优势,可以利用二氧化碳来低成本地生产高附加值、高纯度的碳酸酯作为电解液的配套产品。在此过程中,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愿积极参与,与常州密切合作,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发展提供支撑。

谢亿民 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

作为常州人,看到家乡在新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我非常欣喜和兴奋。新能源之都的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当地的高校要发挥更重要作用,包括引进国际上在新能源领域的顶尖技术和顶尖人才。此外,在未来五年、十年,地方高校要在培养各个层次的人才上发挥作用,包括培养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常州企业所需要的各方面技能的人才。同时,高校还应在技术攻关、技术转化等方面发挥作用。

甄崇礼 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院士、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

在新能源建设中,中国从1到100、从100到200的工作做了很多,但从0到1的工作需要很大的勇气。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推动“氢湾”建设,正是发展的好时机。过去三年,中国的氢能经历了高速发展,短时间内从起跑达到与国际领先企业并跑的水平。未来10年,要把氢能推广到国家普遍应用程度,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常州应抓住机遇,提前布局,不断完善,加大工业应用范围,做大做强“氢湾”。

张久俊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常州的新能源之都名副其实。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提两点建议:一是为了新能源之都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基础方面的研究,发展超前的技术。其中,在电池方面需要事先布局,为下一步电池的研发打下基础。第二,要发展氢能。新能源如果离开了氢能,就谈不上全面的新能源。目前,氢能的利用中,原材料对国外的依存度不高,没有发展的后顾之忧。此外,氢能发展到真正的产业化,必须要完全打通制氢、储氢、运氢、用氢这四个环节的产业链。常州既然叫响了新能源之都,就应该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白勇 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我是能开工厂的院士,一方面,搞数学性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在做设计和实验。目前,我做的和新能源有关的实验有两个,一个是管道的批量生产,用于氢能的运输;另一个是与钢管的生产厂家合作项目,主要在内蒙古、宁夏、新疆进行实践。在我看来,常州是制造之都,今后要在发电、制氢、储氢、储能、运氢这五个方面进行大量实验和应用研究。希望能与常州的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和交流,让更多的技术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更大的领域进行拓展和应用。

刘科 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一百多年前,欧美主要城市街道上跑的电动车远远多于燃油车,但电动车在1913年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以后不久便大规模被燃油车取代。其主要原因在于,电池能量密度低、内燃机因福特发明流水线生产而成本大降。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呈现多元化发展,我认为电动车发展前景广阔,但要做到四个同步,即:与电网的清洁化同步、与金属材料的供应量同步、与电池的回收技术同步、与基础设施同步。另外纯电动比较适合在天气比较暖和的平原地区城市中使用,在山区及有寒冷冬天的地区,混合动力增程更加适合;对于重卡及轮船等重载运输工具因电池太重不太适用,为实现碳中和应考虑用绿电制造的绿色燃料,如绿色甲醇等作为动力。众多的新能源车发展路线中,氢燃料电池车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它主要的优势是发电效率高、排放仅为水蒸气。随着技术突破,氢燃料电池中贵金属的使用明显下降,且贵金属回收技术成熟,如能量产,将可大幅度降低成本,但其主要阻力在于氢气的储存及运输、大规模加氢站占地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太高。常州在发展氢能中,要考虑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隐患等因素。我认为,绿色甲醇及绿氨是较好的液体储氢、运氢载体,同时绿色甲醇也是一个长期储能战略,与抽水储能、电池及压缩空气等短时间(小于16小时)储能技术相结合,有助于碳中和的实现。常州可以在长期储能技术等方面进行更多探索和应用研发。

陈立新 浙江大学二级教授、储氢材料研究室主任

氢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优势显著,可以作为能源载体连接风、光、热、电等不同的能源形式,代表着未来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年产3300多万吨的氢仍以工业用氢为主,作为终端能源利用的氢还不到5%,未来的绿色氢能发展空间巨大。我在浙江大学一直从事储氢材料及多功能氢化物装置多场耦合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自主研制的高性能储氢材料以及氢化物装置技术,具有“三高一多”(高安全、高能效、高氢密度、多功能)的特点,既可用于固态储供氢应用(如氢电智慧能源站、储能电站、分布式发电),也可用于氢气的增压、贮运、氢同位素分离以及工业副产氢的回收提纯与再利用等。希望有机会与常州开展合作。我一直认为不同的新能源技术具有各自的优点和特色,要根据自身优势特点找对合适的应用场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