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 正文
“医疗+养老” 加法这样做,常州经开区构建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 常州日报      时间:2023-08-21 10:04:41

听说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有新的老年示范病房,从南京回乡探亲的葛晓英叫上老闺蜜们去看看,“落叶归根,虽说我现在在南京帮儿子带娃,但最后我还是想回这里养老。”

走进该院急诊病房综合楼的17层,几分温馨扑面而来:绿植、书柜、小沙发配上采光窗,站在窗边即可俯瞰大运河,这是该院新建成的老年示范病房。据悉,老年示范病房全部按照“老年友好”标准设计,每一层都配备有无障碍厕所、浴室等设施,并开辟了一间10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可畅情棋牌书画。


(相关资料图)

时下,随着老龄化、空巢率不断升高,如何让没有亲人陪伴的老年人能及时得到生活、医疗方面的服务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近日,常州经开区全面启动“经品颐养”三年行动,开展“医养结合”融合服务提升行动,逐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深度融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医院做加法:专业老年医疗服务上新

“请问我要去拍片子应该怎么走?”

“您看到地上的这根蓝色引导线了吗,跟着标记往前走就到影像科了。”

在市七院急诊病房综合楼一楼大厅,记者看到身穿红色马甲的“为霞”志愿者正主动引导和帮助前来就医的患者;急诊区域设置了助老服务站,配备助行器械,提供共享轮椅等设施;老年心力衰竭门诊、老年精神心理门诊、失眠门诊、慢阻肺门诊、帕金森综合征门诊、营养门诊等20余个老年病特色专科专病门诊,服务老年人诊疗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市七院推出“方便老年人就医十大举措”,包括: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提供老年人“一站式服务区”、完善适老化院内服务设施、精心设置老年专科专病门诊、探索老年人一体化服务模式、实施老年综合评估项目、开展老年健康宣教服务、组织基层为老惠民活动、做实老年患者健康管理、延伸“互联网+”医养结合服务。

一组数据显示:基层医疗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床位占比达42.53%,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88.10%,常州经开区爱心护理院及5家基层医疗机构创成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常州经开区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市老年病医院和二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越来越完善。

机构做加法:一站式解决养老看病

“医”由卫健部门负责,“养”的职能则在民政部门,养老机构缺少专业的医生,而医疗机构又不具备养老资质。如何让两者突破壁垒,常州经开区探索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提升医养融合服务水平,目前5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全覆盖。

干净的走廊、明亮的房间、窗台上的绿植……走进常州经开区爱心护理院,感受到更多的是居家一般的温馨。常州经开区爱心护理院位于常州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楼住院区,是一所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入住大多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该院采取“养老院+医疗机构”模式,提供专家出诊、生活护理、特需服务等延伸性医疗服务;常州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长护险政策,在院内搭建了养老服务平台。

依托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这里的老人不仅能得到基础的生活照护服务,还能享受到医院专业的医疗服务。“我们为老人提供‘康、养、护、医、食、住’一体的养老服务,极大减轻老人和家属在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辗转和奔波的辛苦。”常州经开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主任蒋苹说。

8月19日,常州市医养结合联盟成立,横山桥净慧护理院为成员单位之一。横山桥净慧护理院是以机构养老、医疗康复、照料护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设置床位314张,其中99张为护理床位,为养老、长期卧床、失能半失能,术后康复护理、临终护理等老人提供品质服务。前不久,这里开通医保刷卡,所有在院老人实现医保在院直接就诊、住院及药物购买等,形成了集内科、中医科、康复科、B超室、心电室、输液室等于一体的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做加法:居家养老有“医”靠

走街串巷,进村入户,8月初,遥观镇卫生院13个家庭医生团队敲门问健康。他们深入村、社区,向群众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家庭病床相关政策,并根据走访人群申请,帮助符合建床条件的群众建立家庭病床,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或个性化健康管理包。本轮走访累计1000余人,提高签约人群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知晓度和获得感。

人口老龄化加重,机构养老床位紧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居家和社区养老。如今,长护险居家护理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医养结合服务,成为保障和维护失能老年人健康、减轻家庭负担的重要途径,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拥有“健康守门人”。

“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想买个药都难,有了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方便多了。”今年81岁的陈老伯家住横山桥省庄村,老伴脑溢血后瘫痪在床3年了,平时全靠自己照料。“自从2021年申请建立了家庭病床,很多治疗护理都能在家里解决了,并且没有中断过……”

王英便是这个村的家庭医生,针对“家庭病床”服务,她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一人一档,定期提供查床、会诊、治疗、护理及康复等一系列上门医疗服务。

同为家庭医生的刘春云负责横山桥新安片区,前两天专程到村民刘林伟家里,送去了急需的药品,并帮助他父母进行翻身等日常康复护理。“小伟的父母因病已经卧床10多年,基础疾病多,我们会增加随访率,之前老太太半夜突然之间胸闷气短,我还在电话中指导小伟如何用药。”

横山桥镇卫生院副院长刘奇铭介绍,去年卫生院开设家庭病床25张,年内计划建立家庭医生病床25—30张,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 张舒逸 孙婕 夏晨希)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