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金 >  >> 正文
“园区更新+”打开绿色发展新天地——常州经开区以工业园区更新破解“危污乱散低”之困的实践路径
来源: 常州日报      时间:2023-08-23 09:11:15

芳茂山中,“芳茂十景”美如画;宋剑湖上,水色潋滟鸟蹁跹。运河南岸,宜人风光织锦带;运河北岸,百年老厂焕新生。

作为城市东部副中心,常州经开区坚定践行“两山”理念,不断拓展“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尤其是结合区域实际,着力探索以工业园区更新破解“危污乱散低”之困,探索出一条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园区更新+传统产业转型,再造绿色安全新空间

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州经开区一度有80%的工业产值来自镇村工业园。可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村级工业园区“小散弱”、土地开发强度高、亩均效益低的劣势,成为必须破解的“发展之痛”。

被誉为“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的横林镇,是国内最大的强化木地板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镇区北部分散着大量地板家居终端生产企业及配套小企业小作坊,用地低效,涉气、涉水等环境问题突出,“危污乱散低”整治压力很大。

在常州经开区吹响“工业园区更新”冲锋号后,横林镇瞄准“绿色家居新高地”发展定位,深入实施地板行业专项整治,对崔桥片区原有十余个老旧工业集聚点进行统筹规划,打破原有空间布局,规划建设900亩绿色家居产业园,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基础设施水平。通过找准园区新建厂房通用性和定制化的平衡点,再造后的园区容积率提升到2.0以上,综合建设成本控制在3800元/平方米左右,低于周边同类型标准厂房售价,可显著降低入驻企业用地成本,从而促进地板家居产业规模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

作为全市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横林镇还瞄准跨境电商新业态,发挥中陶、简尚等本地龙头电商企业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336亩的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集制造、研发、物流、仓储、检测、监管和电商平台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家居跨境电商产业示范园区,着力形成稳外贸的新增长点。

园区更新+重点行业治理,重构集聚集约新生态

作为老牌工业强镇,横山桥镇也是常州经开区乃至全市涂料行业的集中地,有小规模涂料企业28家,“危污乱散低”现象较为严重。为此,常州经开区在“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重组一批”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探索涂料产业集聚重组发展新路径,并被列为全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试点。

今年1月,位于横山桥镇的绿色涂料集聚区一期工程进入江苏省重大项目库。绿色涂料集聚区将采用“核心筒+组团化模块”的建设思路:核心筒,即园区的安全、环保、消防、应急、仓储及辅助配套工程,由区属国有企业负责建设运营,为入驻园区的涂料企业集中提供服务;组团化模块,即把20亩左右的区域划分为一个组团模块,一个组团模块内配置一幢甲类车间、一幢甲类仓库及一套废气环保处理装置,可实现在单个组团模块内的生产闭环。组团模块面向入驻企业单独供地,便于今后企业IPO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为杜绝“新瓶装旧酒”,常州经开区严格集聚区项目准入门槛,杜绝不达标涂料企业入园。目前,晨光涂料等3家企业已达成入园意向,计划明年初开工建设。与此同时,集聚区正立足常州、放眼全国,大力招引高端涂料企业入驻,加快打造“百亿涂料产业”基地。

园区更新+片区整体开发,树立产城融合新形象

产业园区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业集聚地,也是重要的城市功能区,通过园区更新改造,可以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作为排名全国千强镇第55位的产业强镇,遥观镇原有粗放式开发、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已不能承载新的发展需求。“工改”启动以来,该镇对中心镇区的剑湖工业园进行连片开发改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为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集“花园办公+研发中心+无污染制造”于一体的宋剑湖创新智慧港。同时全面布局覆盖18平方公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宋剑湖生态新城,打造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园区,加速实现片区精彩嬗变。

位于常州经开区中心城区的丁堰街道,也正以园区更新加快驱动城市更新,破立并举打造“城市客厅”。围绕“三新经济新前沿”发展定位,街道把村级鑫泰工业园更新提升为东方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招引入驻60余家现代生产性服务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并投运在即,预计亩均税收将跃升20倍,真正实现“寸土产寸金”。与产业园区交相呼应的是火热建设中的东方新城核心区,学校、商业街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环伺周边,产城融合新图景呼之欲出。

园区更新+人居环境改善,巧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池林荫浮绿水,白鹭枝头舞翩跹。”一幅幅平畴沃野、粉墙黛瓦、岸绿水清、诗意栖居的美丽乡村工笔画在此慢慢展开……自2015年起,常州经开区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切入点,着力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有效实现了土地提效、农房提质、环境提优。

常州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域乡村发展布局规划,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现代乡村富民产业,不断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像蓉湖村通过“宅改”自建,助力村级园区更新,区域内亩均税收从不足3万元提高至亩均超30万元,促进了集体“造血”功能再提高,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共赢。在此过程中,常州经开区突出农民主体,画好乡村治理“同心圆”,进一步彰显了宜居之乐、乡村之韵和生态之美。

(朱雅萍 图片由常州经开区党群工作部提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①】

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生态保护为常州赢得高质量发展新风口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②】

重现绿水青山,留住金山银山——生态治理重构常州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③】

绘就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生态创意焕发常州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④】

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以“两山”理念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溧阳实践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⑤】

乐道“江东福地” 逐梦“绿野仙踪”——金坛区生态优先、绿色崛起路径探索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⑥】

湖光山色两相宜,金山银山接踵来——武进区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⑦】

生态“蜕变”重现长江美,发展“蝶变”引领经济强——常州高新区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价值转换的探索与实践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⑧】

“凤凰”涅槃“龙游”焕新,美丽乡村流金淌银——天宁区“绘就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⑨】

钟灵毓秀逐“绿”前行 楼观天下生态“生金”——钟楼区以绿色生态赋能“三生融合”的现实演绎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生态文明篇⑩】

“园区更新+”打开绿色发展新天地——常州经开区以工业园区更新破解“危污乱散低”之困的实践路径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