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环球焦点!注册制全面落地满月 田轩:建议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
来源: 中新经纬      时间:2023-05-10 19:09:17

中新经纬5月10日电 (张芷菡)自4月10日沪深主板迎来首批注册制下10家企业的上市交易,注册制改革在资本市场全面落地已一个月。全面注册制以来市场出现哪些变化?未来还需要进行哪些配套改革?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田轩接受了中新经纬的专访。

田轩表示,注册制将企业上市的决策权从核准制下的发审委,前置到交易所上市委,从狭义上看是发行制度的变化。但更深远地看,注册制改变的是整个资本市场的生态系统。它是资本市场向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相关资料图)

形成“有进有出”的资本市场环境

资本市场的“进”“出”通道顺畅对激发市场活力同样重要。

在“进”的方面,除了全面注册制改革使发行制度取得市场化的进步,田轩表示,沪港通、沪伦通等各项通道的建设,也正在逐渐打开境内资本市场,让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让资本市场真正变为能为企业输血、造血,让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平台。

在退出通道上,自2006年证券法修订开始,退市相关法律制度逐渐完善。但截至2018年底,沪深交易所年平均退市率仍不足0.36%,远低于成熟资本市场,主动退市、市场交易类强制退市的案例更为少见。A股出现了一些“不死鸟”公司。

“退市难”还使得壳资源表现得很有价值,借壳、卖壳、花式保壳等乱象出现。

对此,田轩表示,实现优胜劣汰、新陈代谢的资本市场环境,真正让稀缺资源提供给优质资产,正是注册制及配套发行、退市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之一。

实际上,伴随2022年年报披露落幕,5月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拉响退市警报。其中,主要为触及了财务类退市标准,也有公司或因触及面值退市红线,或因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濒临退市边缘。

田轩表示,要在制度方面保护投资者权益,对于有欺诈发行、内幕交易、财务造假的公司进行严厉打击。同时,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此前有一些企业已发布退市公告,但仍有投资者炒它,赌它不会退市,相当于又做了一次IPO。应该让投资者了解到,企业真正进入退市流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也是对投资者的保护。”

建议推进配套交易制度等改革

除此以外,田轩还建议,加强交易制度等配套改革,以配合全面注册制更好地实施。

在2023年两会期间,田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就提出了稳步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和优化新三板政策的建议。

他具体指出,全面注册制改革实施后,资本市场监管回归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然而中国目前以会员制为主的交易所体制,由于所有权经营权界限模糊等问题,导致交易所监管效率无法满足现有全面注册制对于监管机制的要求。

对此,田轩认为,可以借鉴北交所公司制的改革经验,平稳有序地在三个市场板块实施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自主权,进行注册制下资本市场配套的改革,促进市场化、法制化发展。

对于新三板目前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田轩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分层股权治理服务体系、建立做市激励机制、打通全市场转板通道,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和配套制度完善,以配合全面注册制改革步伐,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改变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数据显示,2022年,A股个人投资者数量超过2亿,交易占比在60%左右,与成熟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较高的情况正相反。

田轩表示,注册制全面实施后,更需改变散户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一方面,散户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人,很难像经济学模型中的理性人假设一样不受外界干扰,容易轻信谣言,出现追涨杀跌等情绪化行为。”

个人投资者如何避免被“割韭菜”?田轩认为,可以尝试把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如公募基金等。他指出,一方面,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人接受过经济金融训练,经验比较丰富,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出现行为偏差可能性更小。另一方面,优胜劣汰的生态系统逐渐形成,退市现象可能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或更能应对。

此外,田轩还指出,散户未必具备相应能力与知识。“市场是有效的。当散户知道有一个套利机会时,这个机会早已被机构投资者或大投资者消灭掉了。”(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原创,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宋亚芬

【编辑:杨京川】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